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信息工程学院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落实全员育人机制、家校合作育人新模式,着力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大学生。
完善心理育人工作机制,家校协同共筑学生健康心理。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心理服务平台的搭建,积极推进二级心理工作站建设,配置设施完备温馨舒适的心理谈话室;同时抓好心理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心理专业知识、心理健康维护技能培训;建立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四方协同育人团队;努力完善心理问题预防机制,重视心理测评工作,将工作重心前移,对测查、研判、谈心谈话、意外倒查等心理工作流程建章立制;配合学校心理中心开展重点学生咨询与追踪回访工作,建立约谈学生持续性心理成长档案,实现学生“入学-毕业”全过程心理危机识别预警。
心理谈话室
为进一步拓宽心理育人新局面,学院牢牢把握召开家长会的机会,与家长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与宣讲。学院在新生报道时给予“致家长的一封信”,希望家长关注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习方法、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和未来规划。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家长与辅导员互留联系方式以便及时交流学生在校情况,开展“亲子关系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和生活背景,家校共同研判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成因。学院积极拓展家校育人渠道,建立密切、融洽、信赖的家校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会
发挥学生骨干群体作用,师生联动共防心理危机事件。为更好地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进一步发挥朋辈力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院多次开展心理讲座。根据各年级所处的不同阶段,各班开展主题心理班会,帮助学生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学院每学期进行一次次心理委员培训,强调心理委员职责,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让心理骨干们对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危机特征有充分的了解。组织心理委员进行“做情绪的主人”主题团体辅导,以提高心理委员工作能力;组织各年级宿舍长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发挥朋辈力量,加深同伴互助。学院以系统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服务机制,积极构建网格化管理,通过宿舍长-心理委员-辅导员全方位联动,预防心理危机事件,提升全员育心、全心育人工作质量。
心理委员培训
开展特色心理育人活动,线上线下共造积极心理氛围。一直以来,学院重视心理育人特色活动的建设,结合“心理+科学”“心理+运动”“心理+成长”三大模块打造“心理+”特色心理育人活动体系。“心理+科学”侧重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教育。组织学生按班级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拓展人际关系,将自身优点具象化,提升自信。用“致新生的一封信”,让2023级辅导员迅速与学生拉近距离,新生适应阶段有了心灵陪伴。学院彩虹心理协会开展“心随影动·荡涤心灵“观影会系列活动,用电影语言表达心理健康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将心理健康教育寓教于乐。
开展心理育人团体辅导
开展系列观影会
“心理+运动”侧重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操场,学院组织“新生杯”篮球赛、班级风采大赛,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省市级网球赛、游泳比赛、田径比赛等,激励学生磨练意志,奋发向上,体魄和心灵焕发青春光彩;“心理+成长”侧重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学院二级心理站设置“心愿墙”,学生用便利贴留下了美好的友谊和生活的憧憬,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结合学校“彩虹心理文化节”,学院心理站开展“释压减负·涂绘青春”手机壳创意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提升生活幸福感。此外,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微博、QQ空间号等媒体平台构建心理育人媒体矩阵,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打造“生活感悟”“温暖行动”“心愿墙”等宣传模块分享学生校园生活,营造积极阳光,开朗向上的心理育人氛围。
学生积极参与户外运动
学院打造“心理墙”吸引大批学生
“彩虹心理文化节”活动
学院将继续加强心理育人建设,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加强人文关怀,多措并举、主动作为,为学生提供细心周到的情绪疏导工作和心理支持,帮助学生们解忧心、强信心,举盾护心,筑起精神之墙。
(审稿:陈沛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