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咨询的界定,迄今众说纷纭,尚无统一的看法。概括起来,心理咨询的特点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1、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的过程,咨询者不代替当事人解决问题,而是依据一定的理论,运用某些技术来影响求助者自己改变自己。
2、心理咨询通过人际互动过程产生影响或效果,而不是依靠医学或药物手段。人际互动是一个咨询双方——咨询者和求助者之间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包括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方式。
3、心理咨询具有“心理性”。这意味着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来自于心理学,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等也都属于心理或行为性质的,心理咨询不是思想教育或德育工作。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倾向于将心理咨询视作一种在心理上的助人自助过程。在此过程中,咨询专业人员通过人际互动,利用言语和作为专业人员的特殊身份与形象以及温暖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环境改变等手段,对来访者发挥良性的社会影响,以便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的困扰,从而恢复和增进其心理健康。
按照提供心理帮助的途径,心理咨询的方式通常可分为门诊咨询、信件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和专栏咨询等;按照同时接待的来访者人数,则可分为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两种方式。
心理咨询以有心理问题或生活适应问题的正常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求助者及其问题。
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被称作“来询者”或“来访者”、“求助者”,是英文client的汉译。求助者通常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对夫妻、一个家庭,或是一个班组、团体、组织乃至社区。就个人而言,求助者主要是有心理问题的正常人。这里的“心理问题”又称“生活适应问题”,包括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内心冲突、挫折、精神压力、行为适应不良问题乃至种种情绪困扰,如焦虑、恐惧、愤怒、敌对和抑郁等。
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异常复杂:有内因,也有外因;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更有心理社会性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仅以大学生为例,可将造成他们情绪困扰或痛苦的主要问题分成如下七种类型:
1、人际(师生、同学等)关系及沟通问题;
2、新生生活适应问题(如独立生活能力差,不适应集体宿舍,思念亲人等);
3、学习问题(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不适应,专业或学校不满意,考试焦虑等);
4、性心理发展及恋爱问题;
5、源于家庭的问题(如贫困或父母下岗,亲人患重病或死亡,父母离异,代沟等);
6、就业困难和来自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7、其他(包括寻求心理卫生知识和自我发展、代人寻求咨询帮助等)。
尽管来访者有各种心理问题,但他们不是“病人”,而是“正常人”。这里的“正常人”,是说这些人有心理问题,但其程度尚未达到疾病状态,他们仍能较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就其心理健康状况而言,他们不是“健康人”,而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称作“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亚健康状态”。经过适当的咨询帮助和自我心理调适,他们可以恢复心理健康状态。